城市建设学院“听课-巡课周”活动

——学院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巡课


发布时间:2022-09-23 来源: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 阅读次数:

915日至922日,城建学院模拟专家进校听课环境,以规范教师上课行为,营造以教促学,以听促改,以改促建的教学氛围,检验前阶段磨课专项工作的成效。是推进教风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

915日,城建学院发布《听课-巡课周活动实施方案》,组建以冯仲仁院长、林飞书记为组长,教学副院长、系主任组成的听课-巡课领导小组,明确任务、提出要求,布置安排相关工作。

919-21日,共组织听课62人次,被听课教师达36名,个人交流50多人次。从整个活动情况看,本次活动参与面广、推动力度大,在学院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活动周期间,做到关注所有教师课堂,所有专业课堂

922日,组织听课-巡课活动反馈交流会。充分交流了参加活动的体会和感受,以及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一、总结听课-巡课活动的亮点

1.任课教师课前准备充分

每位教师能做到精心备课,教学五带材料规范,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设计可行,师生互动有效。任课教师注重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如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观教育、生物工程专业分析与实验的科研态度教育;注意结合工程实例,丰富课程资源,如土力学与基础的土石坝渗水案例、市政工程造价的雨水管渠土石方计算案例。

2.教学设计力求创新

任课教师无论从讲课情境的创设到新知的探究,练习的设计等都体现教师的独具匠心。任课教师都采用超星学习通信息化教学,有效地促进了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课堂互动等教学活动,实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能进行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

3.教学形态力求转变

在一流课程建设的要求下,我院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逐渐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说一说、读一读,小组合作等,在愉悦的课堂教学中掌握、理解新知。

4.教学反思更为主动

教师反思方式也正在改变,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交流渠道更加畅通。以听课、评课、议课为话题中心,老师讨论更为频繁,气氛更加和谐。教师自我反思逐渐成为习惯,从原来的不反思、少反思变得常反思、勤反思。

城建学院本次听课-巡课周活动,浓厚了以教促学,以听促改,以改促建的教学氛围。全院教师及全体学生,均保持良好状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迎评工作。

二、问题与不足

在听课巡课过程中也反映不少问题,如个别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缺少读书声”;工科专业课堂的多讲少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个别教师对教材的研读还不够透彻,课堂上仍存在教学重点不够突出,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个别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弱、讲课内容与教学日历不符等。

针对以上问题,学院组织听课人员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归类,对于个别现象,进行个别反馈,对于共性的问题,集中研究、交流、重点突破。

三、改进措施

1.组织开展课堂分析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议课,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成熟。通过听课、评课,从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改进教学,从而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要求教师平时要多关注细节,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做好上课准备;课堂注意课堂板书效果,课堂用语,仪表仪态;课后布置预习、复习,认真倾听学生反馈,提前做好下一次的活动安排等。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