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资源 细化流程 强化沟通——《机械原理》课程线上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 阅读次数: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后续学生考研的常见专业课程。这门课程的内容相对于其他专业课而言,理论性较强,分析设计类内容较多,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为应对本次在线课程教学,保证该课程授课质量,让学生能切实学到对应的专业知识,本次授课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方式进行:

1.本土化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让教学内容完全符合学校教学目标和需求,赵燕老师对所选用的国家级资源共享课进行了本土化改造。通过提前自学,教师首先对教学资源中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去掉与本校教学不符的内容,再调整补充符合我校教学需求的教学内容、随堂测试及单元测试等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学得会、学得牢。

2. 多软件叠加,完善线上课程组织

本门课程教学采用中国大学慕课APP+慕课堂+QQ群的多个软件叠加教学,且根据不同班级时段的网络情况,应用不同的直播方式。按照原有计划,拟采用中国大学慕课在线平台及慕课堂来共同完成教学,但是经过培训后发现,慕课堂软件的设计,主要针对线下教学,互动效果较差。在与学院其他教师交流后,将QQ群加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该群下达任务及通知,并可以在其他平台卡顿的情况下,通过屏幕分享,实现实时直播功能。学生对这种形式特别支持,认为比学习视频的效果更好。而网络效果较好时段,则采用腾讯课堂进行直播,在直播过程中,可通过提问的方式,跟学生互动,保证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3.细化授课流程,强化交流互动

教学过程中,赵燕老师严把每一环节质量关。

由于担任教学的18级机电及机制专业的课程中,只有机械原理一门课程采用慕课平台教学,学生不熟悉该软件的操作流程,并且对于在线授课存在疑虑,担心无法适应等问题,因此在开课前专门设置准备了软件测试及教学组织安排课程教学,通过提前的调试,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给了学生提前适应的时间,让他们能更放心的进入线上学习。

授课过程中,每次课程均作出具体细化的安排,并观测学生学习情况及反馈,及时作出解答,并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课后,观察学生学习数据,积极反馈作业情况,截止第五周,已发布6次作业任务,已完成两个班200多份作业批阅,对作业疑难进行解答,将作业成绩及线上学习数据情况反馈给学生,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

目前,本门课程已进行到稳定运行阶段,但是线上授课对于大部分课程是个新课题,《机械原理》课程也不例外,在后续的课程建设中,本课程会进一步努力丰富资源,增加习题课环节,添加更多形式的互动单元,保证线上教学质量。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