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你一起,共护绿水”社会实践教学
发布时间:2023-11-10
来源: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
阅读次数:
10月29日下午,《区域环境质量创新创业实践1》课程团队成员带领给排水、环境及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来到巡司河水生态实践基地,面向社区群众开展“‘河’你一起,共护绿水”的社会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组织】 课程负责人杨旗老师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详细的组织与准备,包括制定活动方案、购置所需器材、协调场地等。课程组成员全程参与,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教学质量。此次实践主要包括环保知识科普、水质监测初探、水质保护探讨等内容。 【环保知识科普】 生物工程20级施昊鸿同学从“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什么是水污染”、“怎样保护水资源”和“观察巡司河”四个方面讲述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进行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环保科普。 课题组成员刘洋老师讲述水污染防治法设置的目的,列举“水俣病”、“痛痛病”、“桑多兹化工厂事件”、“罗马尼亚金矿事件”等国外典型水污染事件,并展示不同的水环境违法行为后果,让大家深刻关注到水污染,提高了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法治意识。 【水质监测初探】 课题组全体师生联合新法学院志愿者,带领11名小朋友来到巡司河边,对河水水温、pH值和溶解氧含量进行了检测。 “将测试探头插入水样中,等待数分钟,直至仪器显示稳定的读数。”水质检测志愿者赖铁亮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日常水质检测的过程,现场检测了水样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数据。此外,他们还手把手指导小朋友们将测试探头放入河水、醋、碱等不同水质中,观察数据的变化,引起小朋友们的连连惊叹。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激发了小朋友们求知求真的好奇心和探索科学领域的热情,小朋友们回到教室后,纷纷绘出了对水质污染的理解画本,并争先举手表示:“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水”。 【水质保护探讨】 回到教室后,大家就“您心目中的巡司河是什么样的?”、“您觉得现在的巡司河怎么样?”、“您通过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等问题展开探讨,小朋友们纷纷发表感言,学会了如何判断水质的好坏,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实践教学总结】 课程团队骨干教师郑莹带领学生进行了总结复盘。她认为,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科融合型实践育人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创立了新型实践育人模式的新篇章。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