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各教学单位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总览
发布时间:2021-11-13
来源: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
阅读次数:
2021年10月,为在保障日常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运行下,各教学单位认真落实学校各项工作要求,不断夯实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例如。具体而言,本月各教学单位重点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一、“迎评促建”冲刺攻坚,有效开展各项教学工作 本月学校“迎评促建”进入冲刺攻坚阶段,为进一步推进评建工作开展,打好迎评促建攻坚战,各教学单位相继召开教职工大会布置评估前相关教学工作。各教学单位积极开展第三轮“磨课”验收活动,教师们就教学活动设计,教案撰写,课程思政,学生管理等开展广泛的研讨,并确保在第11周之前完成“磨课”任务。大部分教学单位继续强化组织了试卷、论文的互查及核查工作。艺术设计学院组建了教学检查督导队,各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参加。检查督导过程中,重点检查教师准备常规教学工作的“五带”,学生上课的“六率”,教学配套环境,学生学风和学习氛围等,确保教与学工作有序。 二、推动“课程思政”融入,开展“推门听课”活动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贯彻课堂教学全过程,切实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管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开展“推门听课”活动。 据院教[2021]71号文件精神,各教学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推门听课”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听课小组。小组成员在“推门听课”活动中,做到“一听、二看、三评、四访、五谈”,了解真实课堂教学情况,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为提高学院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外国语学院组织了课程思政示范观摩交流会。会上成功获批课程思政立项的三位老师任兰兰、汪苹芳和饶瑜与教师们分享了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教师们也积极针对各自授课过程中的课程思政进行心得分享与交流。该活动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植入思政元素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分享后的讨论交流也帮助很多老师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困惑问题,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组织学习“师风师德”,积极申报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师德专题教育的通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各教学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公开曝光第七批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结合师德违规问题,对照《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武昌首义学院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强调课堂教学、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正面规范和负面清单,引导教师以案明纪。 同时,为进一步落实《武昌首义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试行)》(院教〔2019〕91号)文件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核心要素作用,进一步推进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各教学单位积极申报校级一流本科课程,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组建课程团队申报各级各类教研项目,以课程建设带动教材建设,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